老師介紹

Celia English 老師
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所

授課活潑、教學靈活,有效開發學生英文聽、說 、讀、寫能力。精準矯正發音,有效建構學生英文寫作概念。


課程介紹

學測英文作文課輔班

時間:週四18:00-21:00

地點:正心中學

上課內容:精選歷屆學測、指定分科考試作文題,引導腦力激盪活動、產出大綱,並於課堂內完成一篇120字以上內容豐富、結構完整之作文。Celia老師針對內容、單字、文法、組織逐字修正、強化寫作邏輯,英文寫作不再是惡夢!



精選文章推薦

黑幼龍的「慢教養」:孩子一生最需要的助力是性格,不是考試成績

 

{遠見雜誌}

一年365天,我們常常會做的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關心我們的家人,特別是我們的孩子。全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照料自己的孩子,但我想你一定同意,華人的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一種說不清楚,卻一定感覺得出來的特別親情。我們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有多少就給多少,付出多少,一點都不保留。你是這樣,我也一樣。但實際的關心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青少年得憂鬱症增加近50%

有一位心理學家葛瑞(Peter Gray)說,現今的孩童比「大蕭條」時期的孩童還要鬱悶,比在冷戰時期更焦慮。最近一項針對14到17歲青少年的調查顯示,2009年到2017年期間,憂鬱症患者增加了60%。12至14歲的孩子得憂鬱症增加了47%。前一陣子聽說台灣某大學一週內,就有5位同學自殺。憂鬱症藥物的銷售量比十年前增加了400%。怎麼會這樣?怎麼辦?

對今天的孩子而言,放假和上學已經沒有多大不同了,在大陸暑假只有一、兩週,有的從小學就開始住校、有好多作業要寫,有的還要去補習,甚至幼兒園已經要讀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功課了。現今親子互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其實孩子在飯桌上需要慢慢的吃飯,需要多一些眼神的接觸,多一些交談。孩子甚至偶爾需要一些單獨的時間,自由的時間,一個人什麼都不做。爸媽也要學習不要過早介入孩子的問題,給他們多一點時間,練習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

慢養是什麼?

慢養是:不要太緊張,不要太急。

記得我的二兒子黑立國跟他的小孩說過,我不太關心你們5歲、15歲時的狀況。

我關心的是你們25歲、35歲時的狀況。這就是慢養。其實,25歲是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的年紀。35歲是成家立業的年紀。他們在這年紀的成功,難道不比小學、中學時的學業、成績重要?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生最寶貴的資產

我們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就急著要他們念書、補習、做功課,好能考進名校。慢養是要幫助父母了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不是考試成績)。因為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當他們畢業時就已經落伍了。因為將來的工作有些現在都還不存在。現在逼他們念書,讓他們討厭上學,產生厭讀症,將來畢業後,就算從最好的大學畢業,從此不再繼續學習了,這才是最悲哀的事。幫助孩子更有自信,態度積極正向,才是他一生最需要的助力,尤其是讓他們充滿熱忱,個性開朗,樂在溝通,常常面帶笑容,更是重要。慢養就是要幫助孩子體驗: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生最寶貴的資產。他們將來在工作方面的成功,多半取決於與他人合作得有多好。現代的年輕人常一個人打電腦、上網,成長過程中欠缺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尤其是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更需要多一些用心,多一點練習。陪伴,養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慢養是要討論如何培養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青少年必須學會善用時間,保持終生學習的進取心,並能拒絕誘惑,排除菸、酒,向損友說「不」。父母應該很清楚,靠管教或責罵,一定辦不到。慢養並不難,我的四個孩子與我們兩老雖然也曾遭遇困難,碰過挫折,但都走過來了。你們也一定能做到。這星期選一天陪孩子一起吃飯,要吃多久就吃多久。聽他說話,不要叫他去做功課,或催洗澡。這一週選一天開始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拼圖,或做一個大太空艙模型,只要做15分鐘即可,剩下的下一週再做,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本週與孩子下幾次象棋或五子棋,看幾次動漫,到球場打籃球,甚至全家人一起打「兩」圈麻將。週末全家人到郊外走走,最好去人少的地方。

特別是,跟孩子擁抱一下,不要很快鬆手。    

 

催催催!越催孩子越磨蹭?

兒時爸媽總對我說:「如果妳能像○○一樣,我真的是睡著也會笑醒」讓我不斷懷疑自己的存在有什麼價值?

文/張曼娟

洋蔥與番茄的選美賽

我常講這個故事給小學三、四年級的小朋友聽,他們也都聽得入神,那是我自己創作的〈洋蔥與番茄的選美賽〉。

「有一天,蔬菜們聚在一起舉辦選美,最後由洋蔥和番茄爭奪總冠軍。

洋蔥說:『我很有層次感,不能一眼看穿。』

番茄說:『我的色彩多麼鮮豔,真是人見人愛。』

洋蔥說:『傷害我的人,把我切開,自己也會痛哭流涕。』

番茄說:『只要把我煮進食物裡,就會改變料理的顏色和滋味。』 他們爭論得很激烈,其他蔬菜都無法做決定,感覺兩邊的說法都很有道理⋯⋯」

常常,在這個時候,就會有孩子打斷我,並且說:「洋蔥和番茄根本就不一樣,是要怎麼比較?」

我停下來,微笑的看著孩子們,繼續說:「這時候,突然有個小男孩(或小女孩)出現,大喊一聲:『番茄和洋蔥是不一樣的東西,為什麼要比較?』」

孩子們很喜歡這個結局,我很喜歡孩子們的覺知。

 

 

 

然而,也不免有些喟嘆,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不同的東西不必比較,後來是怎麼開始踏進愈陷愈深的「比較泥淖」中?

小時候親戚家的孩子都有好成績,我則一向「績」弱不振,雖然努力保持「乖巧」品質,可是,在升學掛帥的年代,這實在不算優點。

「如果妳能像○○哥或是○○姐那樣,不用父母操心,我真的是睡著也會笑醒。」父母不只一次這麼說,但我做不到,因此父母總是安穩睡到天亮,從來不曾笑醒。然而,讓父母的期望一再落空,我自己也不好受。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能像○○哥或是○○姐,才不會辜負父母為我的犧牲與付出,否則,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有什麼價值。

好不容易擺脫了學業成績與學校排名,又要比工作:職稱、薪資、福利、升遷⋯⋯接著要比對象與婚姻、比生兒育女、買房買車,並且從被動的比較,變成主動去比較,在比較中,一次又一次領略贏的痛快,也難免經歷輸的痛苦。

當孩子的時候,因為大人拿我們與別人比較,令我們感到困擾;等我們長大了,卻又忍不住與他人比較,並以下一代為比較對象,增添了他們的苦惱,真是細思極恐的輪迴。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質

在小學堂裡,常常都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個接一個來上課。我們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嘆氣說:「老師我跟妳說,弟弟從小就不能跟哥哥比,哥哥的成績好,讀書考試都很積極,弟弟就是個『散仙』。」哥哥確實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但是他只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與外界並無交流。等到弟弟來上課,我們發現他其實是個細心的孩子,主動關心身邊的人,遇到有興趣的學習內容,也會和老師討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謙讓與溫和,總是熱情的主動幫助同學,他的臉上常常帶著明亮的微笑,與哥哥的漠然很不相同。

於是,我們成為了弟弟的擁護者,當家長再次提到「弟弟真的和哥哥差很多」的時候,我們也忍不住說:「弟弟和哥哥真的不一樣,他有自己的優點和特質。」家長有點詫異:「他有什麼優點和特質?」

當我們條列弟弟的優點,有種荒謬的感覺,我們認識他只有三個月,卻要向認識他已經十幾年的家長介紹。家長聽完之後,點點頭,做出結論:「如果他可以專注在學業上,那就好了。」

這個孩子的學業成績不夠好,就算他在其他方面很傑出,在家長心中也不算是優點嗎?這真令人感到憂傷。

幾年過去了,我在一次飛行中巧遇同機的家長,他開心的對我說起弟弟剛剛考上第一志願的大學與科系,「他好像都知道自己要幹嘛,按部就班的一路走過來,早知道是這樣,當初幹嘛操這麼多心?」我隨口問起哥哥的狀況,家長的眉頭緊皺,嘆著氣說哥哥高中時迷上網路遊戲,跟他說什麼都不聽,大學考得不好,轉學後還是不順利,可能會休學,再看看下一步要怎麼做。

我們都沒說話,真是世事難料,只希望家長不要再拿弟弟來跟哥哥比較,讓哥哥承受更大的壓力。哥哥有哥哥的道路,弟弟有弟弟的人生,哪怕是手足與家人,有什麼好比較的?

在我求學時有個同班同學,各方面的表現都出色,一向自視甚高,沒想到上了研究所,我的學業成績竟然領先,應該是屬於開竅比較晚的那種。碩士班畢業前又出了本暢銷書,於是,這一切都成了她的芒刺,時時令她不安。

每當她當面問我:「為什麼又是妳!為什麼是妳不是我?」我總是很想對她說:「其實妳一直都很優秀,妳有妳的人生,我有我的,妳當我不存在不就好了?」但我什麼也沒說。

社群媒體成了許多人生活裡的必須,我們不再專注自己的生活,而是不斷張望著他人的精采。「當我加班的時候,那個朋友竟然去韓國聽演唱會?」「當我失戀的時候,那個朋友卻貼出男友甜蜜求婚的限時動態?」

「我已經求子好多年而不可得,那個朋友才說了兩個寶貝已經足夠,卻又懷上第三胎,上天真是太不公平了。」我們不斷繞著別人的生活打轉,每一個笑容都是刺激,每一種幸福都是打擊,「別人不一定在天堂,自己卻先走進了地獄。」都是比較惹的禍。

有時候我會問小朋友,洋蔥和番茄如果不比較,可以做什麼呢?他們開心的嚷嚷,可以煮成羅宋湯,再加點牛肉和馬鈴薯,好好吃啊。是啊,是啊,那也是我很喜愛的料理,於是我們模擬了羅宋湯的製作步驟。看著笑顏燦爛的孩子,但願他們永遠擺脫比較的夢魘。

侯文詠:和孩子做「見景生情」的陪伴

侯文詠,文壇第一暢銷天王。九○年代初期,他所書寫的散文集《親愛的老婆》以幽默詼諧口吻,分享對戀愛與婚姻的喜悅、期待與夢想,幸福的婚姻生活教人豔羨;隨著兩位小壯丁的先後加入,讓這個家變得更熱鬧了。

升格為人父後,他接續以小說《白色巨塔》探討權力、《危險心靈》探討教育、《靈魂擁抱》探討名氣,一部部長篇小說,關照社會諸多議題。他更以中國四大奇書之一《金瓶梅》為讀本,推出《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從這本極具情色意味的「禁書」裡,侯文詠竟然重新悟得了養兒育女之道……

Q:你的兩個兒子都已邁入青春期,可否聊聊一路走來,為人父的心路歷程?

A:我兩個兒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七歲,今年正好要考基測和學測。剛開始做爸爸,會想要「做之父,做之師」;等孩子慢慢長大,發現這期望太高,於是退一步想「做他的朋友」。直到有次去打禪,聖嚴法師問我:「做爸爸感覺如何?」我說:「只希望能做孩子的朋友就行了。」沒想到師父突然很正經的說:「侯醫師啊,期望孩子做你的朋友,和他將來有很多錢報答你,或他變得很有才華……這都沒什麼兩樣。」當下,我嚇一跳,本以為這算夠卑微了。那時師父淡淡的說:「此時此刻,你就只要好好的跟他相處。」但我全沒「瞭」。

之後,小孩經歷國小,到青少年。我慢慢發現父母能影響他們的,真的很有限。往往去演講時,你講一句話可能改變別人一生;但在家裡,在孩子眼中我只是個穿短褲的歐吉桑,就算跟他說一百句他也記不住半句,比不上同儕或身邊朋友。

直到在寫「金瓶梅」時,看到裡面一句話才終於頓悟:「養兒無須屙金溺銀,只需見景生情」。意指養兒不需用金、銀去保護安排他的未來,只要在他難過挫折時陪伴安慰他,生日開心時為他慶祝。所以說到心路歷程,我以前總說:當先生是從動物到植物,養孩子則從最初想「做之父,做之師」,到退而求其次,想能「做朋友」,現在則是「見景生情的陪伴」了。

Q:在教養過程中,你對孩子有過什麼樣的期許嗎?

A:我最近看王浩威的書,裡面寫到台灣這一輩孩子受父母很大的影響。由於父母成就高,不免對孩子過度期待,而孩子也會覺得自己這輩子永遠超越不了父母。就像我孩子,倘若也想像我一樣考上台大、寫小說勝過我,恐怕會很辛苦,但我只是很幸運擁有了這些。於是更加領悟到對孩子有所期待,反而對他是種壓力,愈能了解「見景生情」的真義。

對於壓力,孩子多半是不會反映,卻在不知不覺中積累。

學校國文課本收錄一篇我的文章,有回大兒子問我,同學想知道會考什麼?我哪知道!後來兒子拿試卷給我,結果裡面考修辭,還要比詞性,真難!我只考了八十幾分。兒子看了我的成績後很樂,直說這在他班上大概只是十幾名,頓時感覺老爸很親和、很有人性,直「虧」說:「你還作者咧!我以為你什麼都很厲害。」其實我有點「表演」,希望他們沒有覺得我真的很厲害。

坦白講,我可能在幾個專業領域做得還不錯,但這只佔我人生不到1%啊!其他部分都不怎麼樣。我老婆經常罵我笨,拍戲當製作人也常被說是個濫好人。我其實是不想讓孩子對我誤解,希望能回歸到比較人性本質面。

而在教養小孩上,最重要的就是給他練習錯誤的機會,直到變成內在的經驗。就好比捷運悠遊卡弄丟,若你曾讓他自己去面對重辦、繳保證金……種種麻煩手續,他以後就會知道要小心點。孩子年紀愈小,閒的時間愈多,一定要讓他愈麻煩愈好,因為他現在不踩地雷,長大再踩到會更慘,即所謂千求萬求,最難求到他犯錯的經驗。唯有讓他有所學習,才會知道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設想。所以我的孩子只要出什麼事,一定是讓他自己去解決。

Q:在教養上,你和太太的態度、想法一致嗎?又是如何分工的?

A:通常都是媽媽看到孩子的問題,我就會接手想點子,和孩子溝通。因為太太是牙醫,從小功課好又很乖,教起孩子很容易落入刻苦勤儉、認真,管得密不通風。我想女生像她這樣乖了一輩子,最好的命運不過是嫁給我這樣一個男人,哈哈,我比較有彈性,所以小孩寧可讓我來管。而且媽媽常常太心急,亂槍打鳥的一天數落孩子十八件事。但我覺得,教孩子不能同時講很多事情,只有「聚焦」才會有效。

在教養上,我經歷最久,長達六、七年至今還沒解決的,就是培養孩子「守時」。我的小兒子很會賴,常常下課看人家打籃球忘了時間,遲了上課或回家。但每次他遲到,我一定不在當下念他、訓他,而是等他有空時再好好聊。聊什麼呢?我要他回溯在整個過程裡自己的想法,要他至少記住自己最後一次看錶是何時?當時心裡在想什麼?就這樣,談了六年。漸漸的,他遲到的次數減少了。

我這麼重視守時,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人對其他人的承諾,而時間又不會太哲學,是很好的借鏡。

Q:所以教養小孩,你會花很多時間和孩子談嗎?

A:我感覺養小孩比較像養植物,要有長遠的計畫,要懂得聚焦。我太太養植物都不會活,不是澆太多水就是施太多肥。其實教小孩真的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當你用超過應有的熱情時,就會失去耐心、沒辦法持久。應該像農夫養一大片田,早起看有沒有水,該除草的除一除,很勤快但沒花很多時間。我常跟太太說,小孩要「陪伴」,而不要常常「看著」他。

還有,帶孩子是不能追求效率的。對人追求效率是什麼呢?是要他趕快長大、結婚、生小孩,然後送進棺材裡嗎?我認為,父母能對小孩人生產生的影響,可能連10%都不到,正因如此,你更不能亂出手,因為你能跟他講的可能只有十句話、十個重點。千萬不要一直把想要給他的,統統強塞給他。我們要相信,樹苗只要有水分、養分,自己會長大,父母能做的就是「基礎工程」、除除草,我們很難把他弄得變漂亮、變大樓、甚至還做裝潢等。

Q:哪些是你所謂的「基礎工程」呢?

A:譬如「健康」就是一個基礎工程,所以我從小就把孩子丟去學游泳、打跆拳,各種能夠勞累的都要去做。然後是「品格」,包括:守時、懂得承擔責任不逃避。所以我會用六到十年來做,持續的、有態度的去做,花時間和他們聊,了解其中邏輯,但都不給結論,否則他們就失去學習的機會。

還有件事情我也和小兒子玩十幾年,就是「認錯」。他小學時曾經偷媽媽的錢買 game boy,甚至還搞出兩套聯絡簿來。我常講,你看報紙上或政治人物的行為會發現,他們跟小孩一樣,總是不認錯→說謊→把事情搞大→惹出麻煩→到最後事情就爆了。錯誤不會死,但死的是人錯誤的反應。我就會一次次的跟他談:你覺得事情在哪裡時付出的代價會最小?於是現在他慢慢比較不犯錯,也有勇氣認錯。

我所謂的基礎工程,還有「自我思考」與「連結他人」的能力。譬如有天孩子回家,問我要不要簽署判那位燙死親生孩子的父親死刑。我說我不簽,也舉了他自己小時候有次錯把葡萄酒當葡萄汁喝後的胡亂行為說給他聽,希望他了解,沒有一個父親願意殺死自己的孩子。我告訴他,做一個決定,不要只想一個角度,起碼要想兩個。因為大部分青少年的氛圍很小,很容易從眾。

我希望他除了會想,也要能夠去連結他人,用很快的速度去感受別人的喜怒哀樂與在乎的事情。唯有這樣,別人也才能感受到你的想法與情感。

Q:對於課業,你有沒有什麼要求?怎麼幫助他們探索自己生涯的方向?

A:以前年輕時會在乎,現在大了,比較在乎的反而是他們的態度。像現在他們都知道,自己混了兩年,要考學測、基測,這一年得好好的拚,否則以後就沒得玩了。現在,反倒是我和太太最快樂和自由的時候。

我覺得,過去書念得好不好很絕對,以後出社會的成就,也很絕對。但多元化的社會,行業變多,只要有足夠熱忱、能力與興趣相符,同時可以熬過一段無聊過程以鍛鍊出一種專業,絕對能成為箇中佼佼者。亦即學歷並不等於人的幸福力。所以,我覺得應該盡量讓小孩多方面去接觸,找到自己的興趣。

像我的小孩,從要當總統、消防員到當醫師,在他不斷的嘗試後,起碼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做什麼。老大就說他想學財經,想變有錢。他小學三年級時曾經因為不愛寫字,跟我說他不想上學了,要我給他三天好好考慮。我說那也很好,可以在家自學,或者也可以日後去念職業學校,都會有出路的。結果他到處徵詢意見後,還是決定回學校念書,只因學校裡有同學可玩。

我的想法是,讓他們在自由中得到自由,幫助他們茁壯、長得更好,更有幸福競爭力,遠比課業、學歷上的高低還來得重要。而這一年,雖然似乎是被逼著要去念書,但人生的命運常常就是你碰到什麼,就去面對。不妨把學測和基測當做是訓練自己的意志力、當做是打仗,所以一定要吃得好、睡得好,只要用對的方法,就會看到進步。

 

by 張綾玲 (親子天下雜誌6期 2009-06-05出刊)

原來這些beef跟牛肉都沒關係

最近很流行的一檔美劇《Beef怒嗆人生》,有些學生覺得很疑惑,beef不是牛肉嗎?「牛肉」這個主題有什麼梗呢? 今天就來看看一下beef這個字,經常出現在美國人日常,但和牛肉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口語。

 

Beef我們最熟悉的意思是「牛肉」,例如在餐廳,服務員可能會問你:
Would you like another slice of beef? 要不要再來一塊牛肉?
但在日常口語中,它經常不是指牛肉。

1. What’s your beef?

(X)你的牛肉哪裡去了?
(O)你怎麼了?/你在抱怨什麼?

遇到事情不順,你碎碎唸,身邊的老外會問:「What's your beef?」
這個「牛肉」完全無關,這是英語口語中常用的表達方式:「你在抱怨什麼?」
Beef在這裡指的「抱怨」,要更明確一點,也可以在beef後再加具體的事件,例如:
What's your beef with this project? You've had some issue with it from day one.
你對這專案有什麼意見嗎?我看從一開始就一直有問題。
My beef is that it took too much time. 我的抱怨是,這太花時間了。
Beef也有動詞用法。例如:
He was beefing about having to work overtime. 他在為加班而抱怨。

2. You got beef with me?

(X)你可以給我牛肉嗎?
(O)你想找我麻煩嗎?你對我有意見是不是?

這句話有點挑釁意味了,意思是,怎麼,你想找我麻煩嗎?
Beef有「有過節、結下梁子」的意思,美劇《Beef》用怒嗆人生為名,也頗有道理。Got beef with是指對某人有意見、相處不來、相互討厭。也可以用have a beef with,例如:
Why do you want to have a beef with me?你為什麼和我過不去?

3. Push harder! Put some beef into it!

(X)再用點力!把牛肉放進去。
(O)再用點力!加把勁!

中文裡常講某件事力道不足,「力道」可以用beef來表示。
He said that the newly published government report didn't have much beef in it.
他說新發布的政府報告沒甚麼力度。

4. We have plans to beef up our production.

(X)我們計畫生產牛肉。
(O)我們計畫擴大生產。
剛才提過beef有「力道、力度」的意思,beef up就是取這個意思,當動詞,意思是「增強」。
We need to find some new players to beef up the team. 我們要招納幾個新隊員,加強全隊的實力。
Your report on the new car park is fine, but why don't you beef it up with some figures? 你那份關於新停車場的報告很不錯,但怎麼不加一些數據,讓報告更充實呢?

從小就要教會孩子好好說話

日常生活話語的不得體,爸媽要懂得把線拉緊。以為「孩子大了就會把話說好」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他在他的過去經驗裡,沒有把話說好,也不會怎樣。

讓孩子好好說話

初二晚間,水果姊問我她可看看從除夕以來所收的紅包袋嗎?(兩個孩子的習慣是一收到就交給爸媽,所以不是很知道從長輩們這邊得到多少)


我說可以呀,想看就去看一下沒關係。


她看完後跟我說她收到的總數是多少,我原本只以為她是好奇,結果她跟我說,班群裡大家在討論自己收到多少壓歲錢。


這時我才從書上抬起頭:「你們班群在討論這個?那妳會想加入這個話題嗎?」
水果姊:「我覺得還好,不會想特別聊。」
我問她:「那妳覺得妳的數字怎麼樣?」
她說:「沒有特別低,但比我高的也蠻多的。」


我跟她說:「媽媽覺得不需要去跟同學討論壓歲錢多少,因為每個家都不一樣,妳過的好不好妳自己知道,這不是紅包多或少可以比的。」她點點頭


不需要向誰證明你幸不幸福

本來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了,結果隔天初三早上,她的手機訊息聲一直不停。水果起床後我請她去看一下,如果是廣告就把通知聲關掉。


手機看了一下後,水果說:「媽媽,我們班在班群內吵架。」


「吵什麼?昨晚討論壓歲錢的事嗎?」當二十幾年老師我的敏感度還是有的。

「好像是。」水果把手機遞給我看。

最起先是A男在除夕那晚開了話題:「大家領了多少紅包呢?」


底下就陸陸續續有同學回應,從幾千開始....到好幾萬,參與話題包括後來引爆爭吵的B男。
到了初三早上,C女同學回答:「不好意思,我59000。」


B男一句:「誰燒這麼多紙錢給你?」
C女也回了嘴,再來一個D男加入戰局:「紙錢是三小?」,班群內開始吵成一團。



我跟水果姐說,
「這就是媽媽希望妳在外不討論壓歲錢多少的原因之一,因為除了不需要拿領多少錢來證明我們過得幸不幸福之外,最麻煩的是妳不知道妳報出來的那個數字,會不會讓某些人不舒服,或者對方的反應讓妳不舒服。」


她點點頭
「以及我覺得很糟糕的是,就算是平常也不應該說什麼燒紙錢,更何況現在過年期間。
說這樣的話,除了代表自己眼紅別人領的多,用自以為厲害的話語去攻擊對方外,還能證明什麼呢?」


孩子的情商很重要

慢慢長大的孩子,大腦的「詞彙量」開始增加,但「情商」卻未必跟著提高。


在這個例子裡,B男知道正規意義下的「燒紙錢」是什麼意思;想必也知道在這個語境下,譏諷對方「燒紙錢」是什麼意思。


這種譏諷的話,透過文字,很難感受到「只是開玩笑」的戲謔,而是帶著惡意的話語。但這話怎麼學來,大概就是模仿大人,或者電視裡那些嗆來嗆去的話語吧!


這樣的「語言模式」,絕對是平常就累積的習慣。用看起來嗆辣的話語,去維護自己的自卑,或去攻擊他人,無法好好說話讓自己跟別人都舒服。


我想起了有次我到國中演講,會場上家長們對自家的國中小孩擔憂前兩名,第一就是玩手機太多,第二就是無法好好說話,一點點事情就炸開。


日常生活話語的不得體,爸媽要懂得把線拉緊。以為「孩子大了就會把話說好」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他在他的過去經驗裡,沒有把話說好,也不會怎樣。


最令人擔憂的可能是,不知道怎樣才叫「把話說好」,因為很少被大人糾正。


以及,不要太過期待學校老師身負教育重任,說話也是老師該教,以及孩子亂說話都是「they」的錯。


老師當然該糾正的會糾正,但老師也會看,當根源於家庭,或看著家長這樣溝通長大的孩子,學校能盡的力,有限。


我們已經戴著口罩兩三年,都快要口罩解封了。當戴著口罩也語出惡臭的孩子,如何期待他脫下口罩後的話語,讓人如沐春風呢?

 

文/顏安秀

MORE
往上